2.在美式9球中,把母球走位到中岸区是很重要的,这和斯诺克控制在上下岸有很大区别。 3.击球前要观察好母球走位的确切地点,对于一些高手来讲,走位在下一个被击打球与其对应入袋口连线的左面或右面,是需要好好考虑的,因为这是做好再下一个被击打球的必要条件,所以对于9球活动来讲,你必须考虑到下2个球的走位,否则,你很可能在辛辛苦苦打进8号球之后母球做成难球或掉袋而痛失此局。 4.回球在9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有些朋友球已经打得很准了,而对于回球却往往失误连连,介绍一种回球的练习方法给大家:3颗星解球法(很多网站上都有,我就不罗嗦了)。美式球台扶手上的颗星是很有用的,可以由此判断球的入射角和反射角。但是“靠三岸碰球得分”是更好的练习方法,如下:置两个色球于上下岸的点上,母球于开球区的横线上,击打母球碰一个色球后母球靠三岸后碰另一色球得分,如没有碰到则换人继续击打,也可以先击打母球靠三岸后碰其它两个色球得分。练习几次后,对于颗星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。 5.力量控制的优劣导致走位与否。在美式9球里,低杆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高杆。因为,低杆使母球不靠岸或靠1-2岸而做好走位,而高杆往往使母球走三岸,要记住,用最少的走岸来走位以保证度。所以,在高低杆都能走位的时候尽量使用低杆。但是,高杆的走位往往对于长距离贴岸子球来讲是的走位方法,所以也需要多加练习。提供一个高低杆走位与力量控制的方法:把15个色球按号码均匀置于一个底袋口成直角(距离袋口为2/1个球台宽度),母球放在色球与袋口的另一边,从一号球顺序击打每一个球入同一个底袋。这是一个相当难的练习,但是这个方法对于走位相当有帮助。 6.对于“塞”的一些介绍。下塞,不一定会降低击打的度。那些有这样负面看法的朋友很可能由于喜欢强力下塞,但是相反下一点点塞再加上柔一点的力量效果会更明显。要知道,除了改变母球靠岸后的反射角之外,“塞”是有别的用处的: (1),使子球反向旋转。美式与斯诺克球很大的区别就是球靠岸也能进袋,所以让子球有一些旋转可使其靠岸后借助旋转之力滑入目标袋,这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,但是往往出奇制胜。另外,在翻袋时也可少许改变子球靠岸后的反射角而达到目的。 (2),能更好地控制母球而无需大力击球达到走位的目的。大力击球使准确度降低,为了走位而牺牲可不是明智的选择,下塞的话,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了。再者,现在的球场全是使用快速台布,大力击打的话,想控制母球非常难,而且很容易“洗袋”。 7.中杆的运用。高手的走位决不会使母球与子球做得很“直”,总是留有一定的角度,这是为做下一个球留有走位的余地,所以有时候,中杆的“并杆”使母球平移会很有用处的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